今年在中国举办的上合峰会股票配资社区,迎来了许多意料之中的客人。
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塔斯尼姆通讯社等媒体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称,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将赴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双边访问。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即将访华】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伊朗总统就计划访华。但之后伊以冲突的爆发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攻击影响了伊朗的外交节奏,迫使德黑兰方面将访华计划暂时搁置。
如今时隔两个月的计划重启,伊朗对华的战略诉求并没有减少,反而还因为局势的变化变得更多而且更加迫切。
从上次访华计划前的预热能看到,伊朗总统此次访华的重点之一就是中伊25年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早在2021年就已签署,框架内容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经贸投资等多个领域,中方承诺在未来25年向伊朗投资约4000亿美元。不过伊朗方面似乎对该协议的推进速度并不满意。
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在没有上台之前,就曾表示中国在投资落实方面“行动迟缓”,质疑协议的落实效率。但中国可不背这口“锅”,客观来说,真正阻碍协议推进的正是伊朗自己。
回顾过去的合作经验就能明显看到,在与中国进行战略协作时,伊朗方面显得犹犹豫豫,多次因为顾虑西方反应而中途刹车,尤其是在石油开发和经贸往来等领域。对外合作如果总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自然会影响投资方的信心和节奏。
而且合作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已经释放了大规模投资意愿,伊朗也应该相应的提供稳定的营商环境与政治配合。然而,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伊朗却未能拿捏好分寸。
【中伊签订25年合作协议】
比如,去年6月,中方在波斯湾三个小岛主权争议上采取中立立场,呼吁伊朗和阿联酋通过国际法和平解决分歧。但德黑兰方面却认为中方没有“站在自己这边”,甚至还召见中方人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损伤了双方的战略互信。
所以不难推测,佩泽希奇扬此次访华,除了想推动投资落地,也有修复信任、重建沟通的意思。
除了经贸合作之外,伊朗此行还有一个隐形诉求,那就是为即将重启的伊核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在伊核问题上,美国对伊朗的高压政策一直没有松动过,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对伊朗的施压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加大,除了此前单方面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密集轰炸外,他还在不久前掀起了一轮迄今规模最大的制裁行动,涵盖115项具体措施,其中大部分都直接牵涉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重要顾问沙姆哈尼及其儿子。
但即便如此,德黑兰都不想与华盛顿彻底撕破脸,而是希望中方“积极”介入,为其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核谈判中,俄罗斯的角色也让伊朗有些忐忑。近期,普京向特朗普释放信号,称俄罗斯愿意利用与伊朗的伙伴关系,为打破伊核谈判僵局提供便利。
这番话听起来很美好,但伊朗心里清楚,这种“提供便利”很可能是普京为了缓和与特朗普的关系,推动美俄解冻的一步棋,而其提到的所谓“提供便利”,很可能会以牺牲伊朗的部分利益为代价。
这也是佩泽希奇扬急于访华的原因之一:他需要确认,在接下来的大国博弈中,中国能否在伊核问题上给予伊朗更稳定、可依赖的支持。
【特朗普对伊朗的施压仍在持续】
另外,伊朗总统这次访华是借着参加上合峰会的机会来的。从这个程度上来讲,这次出访对伊朗而言不仅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双边访问,更是一次借中方搭的台与各国建立沟通,拉取支持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上合组织的成员涵盖中、俄、印、巴基斯坦以及中亚五国,还有新加入的伊朗本身。在这样一个汇聚多国领导人的场合,佩泽希奇扬既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与多国建立直接沟通,也可以为伊朗的能源出口、经贸合作、地区安全议题争取更多支持。
特别是在当前中东形势紧张、美国不断在地区拉帮结派的背景下,伊朗需要展示自己并不孤立,相反,它还有一条通向亚洲大国的外交通道。
可以说,佩泽希齐扬的这次访华,带着经济的期望、外交的筹码,还有对大国关系的担忧。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中伊合作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不过,中国在处理中东事务时一贯强调平衡外交,不会轻易在地区争端中选边站。
因此伊朗此行能否如愿,还要看其能不能拿出足够的合作诚意和政治定力。毕竟,任何大规模战略合作,都需要长期稳定的信任来做支撑。
如今距离上合峰会举行还有20多天股票配资社区,伊朗能拿出怎样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信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